为推进医学物理学科发展,促进校医协同创新,5月13日,湖北科技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医学影像学院特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放疗中心主任阮长利教授,在理工楼4栋305会议室作题为《放疗物理新进展》的学术报告。学院医学物理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及2022-2024级医学物理学方向学生共5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放疗技术前沿动态,共商校企合作发展路径。
阮长利教授以“精准放疗”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肿瘤放射治疗领域的技术革新。他结合临床实践,重点解析了人工智能辅助靶区勾画、质子重离子治疗装置国产化进程、多模态影像引导放疗等关键技术突破。报告中特别提到,通过深度学习算法优化剂量分布,可将肿瘤定位精度提升至亚毫米级,同时降低正常组织损伤风险。阮教授还展示了其团队研发的“自适应放疗剂量验证系统”,该技术通过实时监测患者解剖结构变化,实现动态调整照射方案,为个性化治疗提供新思路。
在互动环节,师生围绕“放疗设备国产化瓶颈”“医学物理师职业发展路径”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阮教授建议青年学子:“要夯实医学影像、放射生物学等交叉学科基础,关注质子治疗、FLASH放疗等前沿方向,成为具备工程实践与临床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报告会后,学院领导与阮长利教授就深化校医合作达成多项共识。双方计划共建“肿瘤放疗技术联合实验室”,依托武大人民医院的临床资源与我校的科研优势,开展放射治疗设备研发、治疗计划系统优化等课题研究。阮教授特别强调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承诺为我院学生提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疗中心临床见习岗位,并推动建立“医学物理师定向培养”机制。在就业合作层面,双方将联合推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物理学方向学生的就业工作,推动湖北省人民医院及各县市医院放疗科室与毕业生精准对接。阮教授表示:“随着质子治疗中心在全国落地,行业对兼具物理素养与临床能力的复合人才需求激增,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将有效破解人才供需矛盾。”
阮长利教授现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放疗中心主任,兼任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放射物理与技术专委会主任委员等十余项学术职务,是肿瘤放射治疗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2020年获得全球抗癌协作组(GCOG)专业认证。其团队研发的“放射治疗质控云平台”已在省内15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显著提升基层医院放疗标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