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生物医学工程与医学影像学院成功举办了一场高水平的专题学术报告会。会议特邀东南大学万遂人教授与深圳大学汪天富教授两位国内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著名专家作主旨报告,并举行了隆重的工程师证书颁发仪式。学院党委书记潘盛信主持了此次活动,广大师生踊跃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教育部前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万遂人教授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办学情况与行业学科发展》为题作了精彩分享。万教授从宏观层面深入剖析了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办学历史、现状与挑战,精准阐述了学科发展的核心脉络与未来趋势。他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与行业发展动态,对新时代生物医学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方向提出了前瞻性的见解,为在座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学科发展的“顶层设计”课,极大地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
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汪天富教授带来了题为《深圳大学卓工培养2.0:以医学成果转化为驱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专题报告。汪教授详细介绍了深圳大学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方面的创新理念与落地举措。他重点分享了如何以临床需求和医学成果转化为核心驱动力,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模式,重构课程体系、搭建实践平台,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工程能力和市场意识。这场“接地气”的报告为我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可借鉴的深大经验。
报告的尾声迎来了激动人心的荣誉时刻。万遂人教授与汪天富教授共同为医工院四位参加深圳大学2025年医工融合卓越工程师暑期训练营的同学颁发“初级工程师”证书,以表彰他们在课程学习、实践项目和科研创新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这一仪式不仅是对获奖学生努力的肯定,也体现了学院与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共同致力培育下一代生物医学工程卓越人才的决心和探索。
本次学术活动内容充实,“顶天”与“立地”相结合,既有对学科发展的宏大叙事,也有对培养模式的精微探索。报告会现场气氛热烈,互动积极,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生物医学工程系系主任彭微副教授对此深有共鸣,她表示:“两位专家的报告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万教授高屋建瓴地梳理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脉络,为我们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而汪教授分享的卓工培养实践经验具体详实,为我系未来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范本。”2024级医工交叉创新实验班学生郑嘉成感慨道:“两位教授的报告让我对行业前景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极大地激发了自己深耕专业的热情。




